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渴求, 是希望被肯定! 今天,你為孩子,點贊了嗎?
在生活中,很多父母,“自學成才”得練就了一雙善于發現孩子“這兒不好、那兒不好”的火眼金睛,缺點打開了一眾家長們交流的“話閘子”,差評成了“如數家珍”,總能一股腦得倒出來!
可作為家長,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有一天,跟孩子“角色互換”,你“幼小”的心靈,會是什么感受?
你努力的結果,不但沒有被認可,沒有被發現,連一個笑臉都沒有換來,甚至“差評師”父母,持續對你釋放不滿和批評的訊號,你還肯繼續努力嗎?
既然誠心誠意的問了,小編就斬釘截鐵的告訴你,答案,百分之一千,是否定的!
01
一味覺得“為孩子好”
卻忽略每個生命自身的喜好和節奏
丁丁媽最近很崩潰,一向與她像“姐弟倆”的兒子,竟然說恨她。
起因,還要從她限制孩子打籃球的時間說起。孩子從小就很喜歡打籃球,一上球場,就像是個不知疲倦的“小陀螺”,但隨著學業壓力的飆升,和小升初這一“重大節點”,丁丁媽將孩子打籃球的時間,大刀闊斧得砍去三分之二,這下,兒子與她“杠上”了!
她傷心難過,又“恨鐵不成鋼”的認為:“六年級、六年級、六年級了!小升初,多重要啊!現在不努努力,將來拿什么跟人家拼?就拼打籃球嗎?有什么用!整天不務正業,這孩子怎么就變得這么不懂事,這么傷人心了呢!”
丁丁媽無休止的焦慮,也大范圍得在她與孩子的交流、溝通中蔓延開。對于孩子,打擊的多,鼓勵的少,孩子的愛好,也一律被定義為浪費大好時光!
生活中如丁丁媽這樣的“慣性”差評師,多如牛毛!一味覺得“為孩子好”,卻忽略了每個生命都有他自身的喜好和節奏。
就如同成人世界一樣,有人愛美食,有人愛華衣,有人愛旅游,所有的熱愛,無所謂好壞,無所謂優劣,都是愉悅生命、愉悅自己、更好得再出發的“營養劑”!
02
通往“地獄”的路
是用期望鋪成的
孩子的錯誤一般分兩種,一部分是客觀存在的,另一部分則是父母過高的期望“釀造”的苦果,是大人們心中的高標準“誤傷”了孩子。
鄰居14歲的小齊,1米8的大高個,卻因為駝著背,頭快低到了胸口,大晚上見著,還有看恐怖片的效果。
小編對他的印象,是個“對不起”男孩,微微擦肩而過,他就會如“驚弓之鳥”般念叨著:“對不起,對不起,對不起,都是我不好。”看到爸爸媽媽,整個人瑟瑟發抖,身體的所有氣息,都在叫囂著告訴這個世界“我害怕、我焦慮、我不安、我恐懼......”
小齊爸媽回憶起孩子的成長經歷,充滿著懊悔,小齊小時候,做事節奏比較慢,學習成績中游蕩蕩,這讓父母很“揪心”,于是,制定下嚴要求、高標準,習慣性盯著孩子不盡如人意的地方,將“錯誤”都糾出了花兒來。
有一次,和爸爸出門,還沒走出小區,爸爸就羅列出小齊的八大缺點:“站沒站像,走路老是盯著地上看,能看出什么來呀!一個男孩子,膽子怎么這么小,哪有一點男子漢的氣概!而且下次不要再多管閑事了,你就管好你自己就很不錯了......”
被貶得“一無是處”的小齊,更加深了對自己的不認可,他腦子里仿佛裝上了“我太差了”的警報器。自我價值感、自我認同度,就這樣一次又一次被打擊到了“塵埃”里。
“對不起,是我不夠好,都是我沒用!”成為他頑固的自我認知,和腦中緊緊箍住的“魔咒”!
03
壓死駱駝的最后一個稻草
正是日積月累的差評
心理學上有個詞叫“比馬龍效應”,是指評價主體低估被評價者的能力,認定被評價者是不求上進、行為差勁的,以致被評價者將這種觀念內化,促使被評價者表現不良行為。
小貝的學習成績,原本還不錯,重點中學的年級前30名,可爸媽卻覺得,這遠遠不夠!99分,哪比得上100分來的完美。
在父母各種言語的打壓下,小貝逐漸被內化,開始自我否定,認為99分的自己,永遠成不了100分的完美小孩。
也從一開始故意不學習,考差點的小叛逆,走到高考失利的境地,在這個過程中,他變成了父母的“傀儡”,完全失去了自我。
既然無論怎樣努力都達不上父母的要求,得到的永遠都是差評,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吧。
04
小宇宙爆發的源動力
從給個好評開始
日本電影《墊底辣妹》中的一位好母親,戳中了小編的淚點!
在別人的眼中,沙耶加叛逆乖張,是一個不容置疑的“差生”,可她的母親,無條件的支持她、愛她、包容她,最重要的是,從未放棄她。
沙耶加在自暴自棄,被老師請家長時,這位好媽媽“范本”說,“我想讓孩子能做喜歡的事情。不管周圍的人怎么說,就算與全世界為敵,我一定會在她的身旁。”
在沙耶加一度崩潰、絕望的時候,母親什么責怪的話都沒說,只是給了她一個溫暖的擁抱。安慰說:“如果覺得太累了放棄也沒關系,你已經很努力了嘛。”
不管是年級倒數第一,還是考上日本最好的大學,母親對沙耶加的評價,從不會因為她取得什么成績而發生變化。
“你只要做自己高興的事就好了。”
“不要自己隨便就斷定了這一切,做父母的就該無條件相信子女。”
“這和考不考得上大學沒關系。”
母親的好評,才是辣妹逆襲的原動力。
讓孩子自信滿滿的輕裝上路,做自己喜歡的事,關心她的生活和心理健康,告訴她,人生陷入低谷,就是“觸底反彈”的時候,只要拼命的去努力試試看,結果,可能完全不一樣!
03
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:
一個經常得不到肯定的人,他的潛能僅能被開發20%~30%;
而一旦得到肯定,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到50 %;
如果這個肯定來自于家庭,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到70 %~80%。
家長的信任、鼓勵、好評真的頂重要了!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都喜歡被認可、被欣賞、被接納,這份良性的愛的給予,成就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。
如果我們盯著孩子的優點,孩子也會盯著我們的優點,雙方都在愛的狀態中,就會產生神奇的力量。
從今天開始,在關懷與陪伴的基礎上,學會鼓勵、夸獎、點贊孩子
不做孩子的“差評師”,讓成長多一點甜
【守護計劃】訓練營
和“不完美”的孩子,好好相處